“汪柑子”、“唐茶叶”、“王枇杷”、“吕樱桃”——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这些园艺学院的老师们专有的名字越叫越响。同时,“廖李子”、“周猕猴桃”、“李蔬菜” ……也陆续从农民朋友的嘴巴里蹦了出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园艺学院党总支结合学院自身特点,以“一基地两体系”建设为主题,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带领全院教职工以新品种的培育推广、定点帮扶、实地指导、集中培训、电话咨询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开展科技服务社会工作,做出了可喜的成绩,造就了一大批科技服务明星。创先争优!园艺学院创出了一支科技服务明星团队。
苦心钻研结硕果,助农增收亮“法宝”
“‘良种良法,适地适种’是种植户增收致富的关键。多培育、推广园艺良种,多进行生产指导,助农增收,就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就是创先争优”在学院创先争优推进会上,学院院长、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副组长汤浩茹教授如是发表意见。他的意见得到了学院其他老师的认同和支持。
去年6月至今,园艺学院教师担任主持人,成功选育果树新品种3个(黄果柑、巴山脆李和羌脆李),瓜菜新品种2个(加工菜豆1号和加工菜豆2号),茶树新品种2个(马边绿1号和川沐28号)。同时,由学院老师研发的新技术“葡萄无核化栽培方法”获专利授权,“大棚瓜姜立体栽培高效模式”入选2011年成都市蔬菜产业科技成果、需求暨项目推介会资料汇编。经田间试验和应用推广证明,这些新品种和新技术适应广、见效快,加快了优势品种的更新换代,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制胜法宝。如:廖明安教授主持选育的李子新品种“巴山脆李”,该品种早果、丰产、稳产,示范园亩产达2500-3000公斤,适宜在全国李产区发展,今年市场售价为每斤12-15元。目前,达州市通川区已将巴山脆李列为特色水果进行大力发展,力争在5年内发展巴山脆李5000亩以上。
投身基层作贡献,服务社会当典范
2010年5月和9月,园艺学院汪志辉副院长和廖明安教授,先后受省委组织部委派担任石棉县科技副县长和汉源县科技副县长。而今,两位专家载誉而归。他们在为园艺学院创先争优活动塑造完美典范,成为“大明星”的同时,也为川农大与地方合作的美好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汪志辉同志在担任石棉县副县长的一年时间里,为石棉县黄果柑和枇杷产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业绩斐然,受到当地群众和新闻媒体的广泛赞誉。他会同石棉人民以科技为武器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2010年10 月,“石棉黄果柑”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证书”和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石棉黄果柑原产地证明商标”; 2011年1月,1400亩石棉黄果柑获“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500亩获有机认证;2011年3月,“中国首届黄果柑文化节”在石棉县成功举办;目前,石棉黄果柑的年产量达8000吨,产值达2400万元;2011年5月“中国枇杷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在石棉县成功召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汪志辉同志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群众的真诚,转化为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实际行动,在助农致富、服务新农村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无愧于“雅安市科技拔尖人才”、“感动雅安十佳魅力人物”、四川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廖明安教授一直担任雅安市农业科技(汉源水果)专家大院首席专家。他以教师和科研者的双重身份,前往汉源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帮当地引进果树新品种105个,推广效益达4.2亿元。在下派到汉源县担任科技副县长的一年时间里,他采取课堂讲授、田间示范等形式传播宣传科技知识。通过全面深入的技术培训,使汉源县形成了一支县、乡(镇)、村、社配套的技术队伍,促进了果农生产观念的转变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廖教授用科学技术使汉源县水果产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使水果产业发展步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任职期满回到学校后,廖教授还一直在为石棉果业的进一步发展殚精竭虑。他说:“汉源的水果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把22万亩左右的川花梨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利用近来发现的枇杷变异新品系‘川早枇杷’(暂定名)和新品种‘无核干瓣柿’(暂定名)为汉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执着,这就是一名四川省教学名师的风采。
脚印镶满田坎坎,红旗插遍山沟沟
2011年是园艺学院“创先争优”第二阶段活动全面铺开的一年,也是学院全面深入开展社会服务的一年。园艺学院科技服务明星团队的党员师生们走企业、下基地,将创先争优的旗帜扛到了园艺产品生产第一线。
3月18至20日,园艺教工党支部赴石棉县和甘孜洲泸定县开展主题为“红色追忆,科技助农增收”的党员创先争优暨科技服务活动。园艺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党外人士王永清教授和学院行政党支部的同志共计17人参加此次活动。活动期间,支部在石棉县挂牌建立了“有机黄果柑党员科技服务示范基地”。3月26日,茶学教工党支部赴名山县和蒲江县开展主题为“绿色茶园、低碳产业、科技下乡、助农增收”的党员创先争优暨科技服务“三农”主题活动。学院党总支书记聂坤伦、院长汤浩茹、学校组织部副部长伍宏、园艺学院茶学教工支部全体党员、党外人士杜晓教授、民革成员单虹丽副教授和学院行政党支部同志共计18人参加了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支部在名山县挂牌建立了“优质茶叶生产党员科研服务示范基地”。5月6日,汉源县“优质水果生产党员科研服务示范基地”挂牌仪式在雅安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汉源县水果分院举行。园艺学院廖明安教授、民盟盟员吕秀兰教授、汉源县政府相关领导及园艺学院部分教工党员参加了挂牌仪式。12月2至4日,园艺学院茶学教工党支部书记唐茜教授带领茶学系教职工党员,深入峨眉山市、沐川县、名山茅河乡等地的茶叶企业及基地开展“创先争优——服务群众我带头”主题党日活动。上述一系列党日活动的开展和示范基地的建立,使学院的科技人才优势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今年3至12月,学院聂坤伦、邓群仙、龚荣高、王小蓉、李品武、周庆阳、何春雷等教职工党员分别深入到上述“党员科技服务示范基地”,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甘孜州得荣县等地区,以及宜宾叙府茶业、川红集团、北川羌山雀舌茶业、金川雪域江南农业综合有限公司、成都苗夫现代苗木科技有限公司、彭州小渔洞中际公司等近30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或毕业生用人单位回访活动。这些活动效果显著,深受群众好评。
此外,由学院专家牵头的10余个雅安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学院组建的3支科技下乡先锋队(即名山县中峰乡海棠村科技扶贫先锋队、名山县红岩乡金龙村科技扶贫先锋队和芦山县芦溪村科技扶贫先锋队),也都正按计划稳步开展工作,且已取得显著成效。在科技下乡先锋队开展工作以及科技服务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杨志武、刘冬娜、熊博、曾艳、王自琴、唐剑等40余名学生党员也积极参予,并发挥了重大作用。
服务三农办培训,党员带头作先锋
11月23日上午,由园艺学院承办的2011年四川省石棉县涉农科技人员培训开班典礼在逸夫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学院负责授课的9名教师中有8名是中共党员)。这标志着学院创先争优——服务三农办培训“第四种培训方式”的启动。
在培训上,学院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采取四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一是院坝培训。专家组成培训工作队,以院坝为教室,方便农户,利用挂图、资料着重讲解新技术在园艺生产上的应用;二是田间授课,针对农户在生产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技术知识需求,专家下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确保农户及时掌握和应用;三是校外系统培训,专家到区县和乡镇,针对农业技术人员和涉农干部,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培训;四是校内系统培训,将农业技术人员和涉农干部请到学校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对培训对象进行系统培训。
今年全年,学院邓群仙、陈昌辉、郑阳霞等16 名教师党员通过前3种培训方式,深入到雅安各区县、三洲地区以及宜宾、射洪等地组织开展培训70余场,参加培训人员在4340人次以上。通过第四种方式,学院目前已培训石棉县涉农科技人员46人。本月19日还将开展对38名甘孜州涉农科技人员为期1周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葡萄和高山蔬菜的栽培管理。此外,学院龚荣高、郑阳霞等党员同志还积极担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阿坝州校县合作培训”等培训的任课老师,主讲“蔬菜栽培新技术”和“甜樱桃核心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等课程。大量培训工作的开展,使专家党员们美名远扬,也使园艺学院的创先争优——服务三农办培训活动顺利推进。
搞科研、下基层、办培训、抓教学……园艺学院科技服务明星团队的“明星”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叶子变黄主要是因为缺铁,普通喷雾器1桶水加5钱左右硫酸亚铁进行叶面喷施,每周喷一次,上午9-10点喷最好 ,喷2-3次就对了” ——听!“汪柑子”利用课间10分钟又在接听农业科技服务“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