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出的“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4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2022级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前往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开展党组织生活,为即将开展的主题教育预热。学院党委副书记颜怀坤、2021级研究生班主管导师舒永久、专职组织员张艳玲老师一同带队参加活动。
“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在天全县红军村红军广场,党员同志面向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1935年11月,长征中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和第九军进驻雅安天全,在此设立了红四方面军总部和政治部,并驻扎、战斗、生活了100余天,留下一系列遗址遗迹。重温入党誓词,是对初心使命的回望,是对历史和先辈的告慰,更是对接续奋斗的庄严宣誓!
大家先后在红军总政治部、红军井、红军医院、红军大学走访参观,重温红军长征烽火岁月中的生动革命历史,感受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克服一切困难赢得最终胜利的艰辛与不易,领悟先辈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信仰和崇高精神。如今看来非常简陋的红色遗迹,却见证了红军长征中在天全的重大战斗和历史事件以及红军在红军村的感人故事,通过参观再次锤炼了党员同志们的初心使命,更由此凝聚起奋进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并以此次主题教育开展为契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四川省党员教育培训省级示范基地——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抗震救灾”、“科学重建”、“幸福生活”展厅。馆内陈列的地震实物、雕塑场景、图片文字等全方位、立体化展现了在大灾大难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参与,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攻坚克难,取得丰硕成果。
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场景让大家对地震造成的灾难颇有感触,也一起重温了党中央统筹指导下、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给予灾区的支援和温暖。让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在“打灾后恢复重建硬仗”中,党员和党组织团结带领灾区人民将“安居乐业、蓬勃向上”“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党员们表示,将传承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在即将开展主题教育中,自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
芦山大伯生态农庄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了良好反响。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禾茂源主题展馆、绿色循环农业种养基地。了解禾茂的发展变迁和未来的建设蓝图,特别是禾茂田园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党建引领、三大革命、环境提升、农旅整合等新机制、新模式,率先提出并实行“1+8”基层微治理模式,凝聚各方力量有序有效参与,让村落实现了“华丽变身”。同学们谈到,这次党组织生活对禾茂的参观学习,了解到了禾茂在乡村建设中的各类经验做法,对各自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相关研究以及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后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按照学校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部署,组织党员扎实开展活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获取精神养分和奋进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深入调研中提升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